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中国(官方)-Official website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当前位置: 首页 -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2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的一句话。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上,其个中内涵、其中闪烁的时代光辉,恰留待我们身体力行去见证、书写。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百年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这个经历了南湖飘零、井冈星火、娄山雄关、延安宝塔、钟山风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初心不改、伟志不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校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恽代英新闻采访团(以下简称“采访团”)一行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开展了一场具有专业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出发之前查阅资料,关于上海的一个个地名,陌生而复杂,一度令人摸不着头脑。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太仓路127号……然而当真正到达上海,依次排开的门牌、粉刷过的墙壁,窄小弄堂里有意味深长的气息,与百年前的伟人们踏着同一片土地,仿佛历史就在眼前。

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1920至1922年间在上海的寓所,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是中共中央局办公地。采访团一行寻访至此,有幸遇到了家住附近的黄叔叔。他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自幼就生活在这条弄堂里,了解到这段历史后,深感它值得铭记,于是自发搜罗资料,并加入了“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从事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这段历史并不是不存在,只是较少人关注而已。”黄叔叔动情讲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也让我们第一次正视了“渔阳里”的重要地位。黄叔叔说,中共一大前后,作为筹备与办公的场所,老渔阳里2号实际上担负起了中国革命早期领导中心的使命,而后得以在不远处的中共一大会址万事俱备召开大会。

黄叔叔为采访团一行讲述《新青年》历史

“我认为将这个地方称作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地,一点不为过。”黄叔叔指着墙上的铭牌说道,“这里以前只是叫‘《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去年7月1日以后才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几字之增,体现的是国家对其在中共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的肯定。

陈独秀作为当时“思想界的明星”,对毛泽东也有着深刻影响。“陈氏的坚决信仰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一生转变的原因”,这是毛泽东同斯诺采访时说的话。1920年夏天,陈独秀和毛泽东二人在老渔阳里2号进行了第三次晤面。这次见面,陈独秀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炙热的革命情怀感染了毛泽东。也正是从这时起,毛泽东转变成了一名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黄叔叔始终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并心怀感恩。在他看来,陈独秀、李汉俊等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完全是把自己的头颅系在裤腰带上干革命,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生命。“单是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就应该得到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尊重。”

此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还描摹了一幅百年前的渔阳里地图。渔阳里是当年法租界的一条石库门弄堂,里面有两幢小楼,因建成年代不同,命名为老渔阳里和新渔阳里。“这一片以前其实都是连着的,以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为中心,辐射开来。陈独秀以前就经常提着一个公文包,步行去外国语学社给学生讲课;中共一大会址离这里只有850米左右;从博文女校步行至一大会址,也不过100多米……”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宣言书《敬告青年》中明确宣示的一句话。以学生为核心的“青年”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在20世纪初期被赋予了担负“救国使命”的特殊义务。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0年8月成立,团机关设在新渔阳里6号。同年9月,“外国语学社”在此开设。9月28日,上海《民国日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招生广告:“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本社报名。此白。”

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它表面上公开招生,实际上都由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推荐。公开刊登招生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进步青年,以办学形式掩护革命活动。这里走出了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等一批革命先辈,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

青春跨越百年,梦想点亮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旗所指是团旗所向。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历经百年沉浮,新渔阳里正焕发着新的活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奋进。

参观纪念馆的那个下午,采访团一行还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观众”。不同于大多数人的走马观花,他背着双肩包,手拿纸笔,肩上挂着一个单反相机,看得格外细致。每走几步,便要在纸上记录;每看到新内容,便会拿起相机驻足拍摄。他叫卢亚平,与新中国同龄,是上海静安区的一名退休教师。他坦言,关注红色文化六十年余来,走访了很多旧址和纪念馆,记住了无数革命烈士的英名和重大事件及其发生地,一生难忘。的确,在和卢老师交谈的短短一个半小时里,听他如数家珍般细数过往的记忆,既敬佩又感动。敬佩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动的是他对革命先辈的赤子之心。

卢亚平与采访团成员交谈

“每参观一个展馆,我都会画下地图,这样既能帮助自己理清事件发生的脉络和逻辑,同时也能加深记忆,不至于回到家就忘了。”时光飞逝,卢亚平用自己的方式留下那些珍贵的寻访“日记”。未来,属于他的红色记忆还将继续延续。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七旬老人如此,吾辈青年更加如此。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位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石库门民居里举行。而今,望志路106号已经变成了兴业路76号,当年的那座石库门建筑,历经岁月洗礼,更显庄严肃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结束后曾专程来到此地瞻仰,他动情说道:“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采访团一行从湖北武汉赶往上海,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虽然中共一大纪念馆仍处于建设之中,会址也因修缮而暂停对外开放,但新馆与旧址隔兴业路相望,红色因子早已融入城市肌理。置身其间,目睹青色砖墙、红色窗棂,百年前那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此间永久传扬。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开幕,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先后召开了六次会议。然而,7月30日晚,会场突然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转移开会地点迫在眉睫。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大家一致决定将最后一天的会议地点转移到她家乡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这样既方便又不易引人注目。

次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嘉兴南湖,乘船登上湖心岛,红船的模样逐渐清晰。就在这艘不大不小的船上,中共一大代表们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站在南湖红船旁的访踪亭上,看着董必武于1964年登上重修的南湖游船、回忆中共一大召开情景时写下的诗句,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深刻而鲜明的红色基因。

“船之名红,不在其色而在其意。”南湖红船,是党的诞生地之一,是党的初心之源。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红船精神”,并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铭记,“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更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液之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

微澜既起,大浪将成。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承载着信念、道路和梦想的红色之船就此扬帆起航,历经险阻,终成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上海是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城市,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集中地和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会集地。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80%的印刷品都在上海印刷。因此,上海成为了建党初期许多报刊传播思想的主要阵地。

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访了《中国青年》编辑部、《新青年》编辑部、《布尔赛维克》编辑部、中俄通讯社等报刊旧址和纪念馆,实地感受了百年前的革命报人们以笔为剑、启蒙国人思想的热忱,更加坚定地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青年》自19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8卷第1号起,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仍由陈独秀主编,上面刊载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还刊文批判过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其重要地位无需赘言。

“洋奴,冷血,这是一般舆论所加于上海人的徽号了!可是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本报特揭此旨,敢告国人!”

上海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的《热血日报》

这是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热血日报》创刊词,出自瞿秋白之手。创刊词一共两百余字,但却紧密结合了时局与大势,巧妙联系了民气鼓动与真理传播,使得今天的我们读后仍能感受到五卅惨案爆发时,进步青年心中的愤慨与热血。这便是报纸或新闻最撼动人心的力量。

穿过绿树成荫的广场公园,就能望见坐落在金陵东路60号的《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1923年10月,《中国青年》创刊。它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最早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以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的刊物。中国革命青年运动早期领导人、我校杰出校友恽代英是其第一任主编。采访团一行来到此地,驻足许久,站在建筑外围,认真瞻仰了先辈事迹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布尔什维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秘密出版的理论机关刊物,特别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其编辑部位于愚园路1376弄34号(原亨昌里48号),是该旧式弄堂最里面的一栋,建筑外观和周围的民居融为一体,找起来不算特别容易。陈列馆不大,一楼是事迹展,二楼是编辑部复原陈列。当天下午来参观的人并不多,展馆里非常安静,一块不大的屏幕里,循环播放着CCTV12频道的《第一线》节目,讲述了俞秀松作为共青团第一棒火炬手的故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历史的因缘际会,使得陈独秀、恽代英等有志之士走到了一起。于是在一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非同一般的力量破茧而出,在某条弄堂的尽头、在碧波涌起的湖畔,他们通过《新青年》、《热血日报》等革命报刊组织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阵地;他们从上海到嘉兴,叩开沉睡的巨门,做时代的吹哨人。

恽代英新闻采访团重走党的初心路、溯源红色新闻史,既是在实践中学习党史、培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以新闻人特有的方式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红船精神在前方领航,他们凝心聚力,一往无前;他们初心永铸,信仰弥坚。



上一篇: 梦想那么好,规划要趁早——我院2020级生涯规划主题讲座顺利进行

下一篇: 我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座谈会暨午餐会顺利举行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