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中国(官方)-Official website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当前位置: 首页 -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骊歌响。站在分别的岔路口,恽代英新闻采访团第六届总编室成员不禁会回忆起在学院采访团的点点滴滴。一份优质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文字、摄影、排版的相互配合。而在采访团作期间,我院2018级本科生郑雯斐、盛为、周善昭分别担任采编部、摄影部、网新部的“把关人”,为学院日常新闻的产出和团体荣誉的申报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善昭:微萤成炬,重光而耀

2018年夏天,刚做完腿部手术的周善昭来学校报到。拄着拐杖的他很快就吸引了两位新闻中心记者的注意。她们走到周善昭的面前,想要了解这位学弟对于军训的打算。他向两位学姐解释了自己的情况,并表示自己可能会因为手术无法参加军训。

这次采访让周善昭对采访团有了初印象。他认为现代记者不应该只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多进行专业实践;不应该局限于写稿与拍摄,还应该掌握更多的技能。于是他选择进入采访团网新部,成为一名小编,负责向部门内部提交选题以及学院官微的推送工作。

四年前,初来乍到的周善昭并不熟悉部门工作,但他会积极向学长学姐们请教。私下里,周善昭也会阅读大量优质公众号的推文,从好的文章中汲取专业知识,熟悉个人业务。他还在手机备忘录中建立了一个选题库,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自己的想法和新颖的选题。

《有一个地方,往事只能回味》是周善昭印象最深的一个选题。他选取了纪录片《人间世》中关于老年病房的一个片段,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文字向更多人传递人世间的温情。周善昭笔下的老年病房有着人生百态,满是辛酸苦楚,同时又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而散发出点点微光。为了做好这期推送,周善昭反复观看纪录片中的片段,花费了两三周才完成推文。过程的苦涩在文章发出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成就感。

除去部门内部的工作,周善昭还要对接采访团的各个部门,与合作部门的成员进行沟通。他经常会与摄影部的成员合作,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他总是扮演一个读者的角色,根据推送文章的结构提出调整图片的建议。

有了一年工作经验的周善昭决定去竞选部长。他希望部门内的记者能够具备新闻人的专业素质与态度,于是在刚上任时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但习惯了安逸和随性的编辑们,对他所营造的全新工作氛围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我索性退一步,在两个月后的九月招新季让他们自行做出是留还是走的选择,有人因为学习而离开部门的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碰壁之后,周善昭带领着留下来的网新部编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之后的运动会、记者节、抗击疫情等诸多宣传任务中,网新部编辑展现出了他们专业的一面。除了新闻中心的任务之外,网新部自己的公众号“洞察”也成为了他们释放想法的小天地。

后来周善昭又当选了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副团长。他把选题制作与值班安排的任务交给了手下的编辑们,自己则转向了采访团的项目申报和组织建设工作。“作为副团长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整个采访团建设好。”周善昭如是说。

大学的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离任之际,周善昭身上的任务也交给了下一届采访团的成员。回顾在采访团工作的数年时光,他有诸多感慨。只言片语道不尽浓烈的情感,周善昭对采访团与网新部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他希望采访团的成员们依然能沉下心、俯下身,不断自省,不止探索。他祝福网新部的学弟学妹们步履不停,在对待工作谨慎细致的同时又热情饱满。在不远的将来,周善昭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而这四年在采访团珍贵的回忆,也将在他的人生中留下永恒的痕迹。

郑雯斐:立志为根,笃行不辍

“从2018到2022,华大在线和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各占据了我大学生活中的两年时光。”临近毕业,郑雯斐回顾了在校园媒体的成长历程,也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郑雯斐的大学四年,是和文字相互陪伴的四年。在采访团的两年时间里,她以简明且严谨的态度编写新闻、做好本职,用理性而温柔的心感受校内外的人文与烟火。

在担任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副团长期间,郑雯斐曾牵头负责“楚巷风华”项目。在持续六个月的项目推进过程中,“红巷爷爷”专题带给她颇多感触。2021年上半年,郑雯斐带领采编部成员,花费数月时间采访、报道了都府堤社区15位年龄为“60+”的老党员们的故事。采访时,可亲可敬的老党员们将自己奉献一生的鲜活经历娓娓道来,“老有所为”是他们留给郑雯斐最深的印象。后来,专题成果助推“红巷爷爷”获评武汉市委宣传部颁发的“武汉楷模”称号,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这样的结果也让郑雯斐深刻感受到了记者这一身份的力量。

在不断和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郑雯斐的文笔日益娴熟,新闻写作的自信心和底气也由此得到提升。作为一名文字记者,郑雯斐将事实准确、用词规范、语句凝练视为党政新闻稿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也非常认可人物稿等专题稿件对于自身能力提高的裨益,积极把握练笔机会。在采访团任职期间,她不厌其烦地改稿、审稿,严格把关采编部产出的每一篇稿件,保证质量。

除了管理日常采编业务外,她还将精力放在了党团材料的撰写、集体荣誉的申报和横向项目的运营上。起初,郑雯斐并不熟悉公文写作,但在集体荣誉面前,她不敢懈怠。大到标题拟定、内容填充,小到语句修改,她都尽心尽力,全程参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党支部去年获评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过校媒的两年历练,郑雯斐具备了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能力;而在采访团的两年,郑雯斐则完成了“向下扎根”后的又一次“向上生长”。一路走来,她始终保持着谦卑与务实的态度,怀揣着最初的新闻理想,脚踏实地,勠力前行。

盛为:循影而行,向光而生

从2019年年初拿起相机开始,盛为一直在新闻摄影的路上不断探索,透过各式各样的镜头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之后,她也因新闻摄影来到了采访团,并担任第六届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副团长。

但实际上,在刚加入采访团时,盛为突然意识到,这里的工作模式和之前的部门不太一样。不仅要完成摄影任务,作为采访团的副团长,她还需要从管理层面考虑问题,和总编室的其他编辑一道为建设好采访团出谋划策。

回忆起管理摄影部的那段日子,盛为用“非常严格”来形容自己。大一大二时期的摄影经验让她建立起自己的新闻摄影标准。于她而言,拍摄正确和态度认真是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对焦、曝光正确且不偏色是最基本的要求,能运用摄影语言、做到主体明晰则更能体现拍摄者的巧思。在部门内,如果记者们上交的图片中存在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不足,盛为也从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地讲清问题所在。

不仅如此,她要向摄影部的成员教授拍摄技巧,以提高整体作品的质量水平。有时为了完成一份新闻任务,盛为还需要联系采编部、网新部等各部门一同合作。从拍摄者到管理者,身份转变的同时,盛为思考的角度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她逐渐从全局的视角出发来协调部门的行动,而不单单只是完成自己的拍摄任务。

新闻摄影带给盛为的都远远不止于它本身。摄影为她提供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视角,开辟了一条体验人生的道路。通过摄影,盛为与采访团结缘;通过摄影,她能在等待日落时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做到坚持和忍耐;通过摄影,她也渐渐养成了能扛事的习惯。

“新闻摄影最不重要的就是摄影”,这是盛为在一次培训时听到且熟记的一句话。“如果非要问新闻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在抛开摄影后,它所留给拍摄者的东西。”四年大学时光,摄影赋予了盛为新的认识角度和别样的体验,未来,她也会像最初接触摄影那样,继续探索更多的“认识通道”。

荣光传薪火,朝明启长路。林间蝉鸣见证一届又一届采访团成员,从昂扬青涩的少年,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新闻人才。迎来送往,唯有采访团依旧在此,春去秋来,弦歌不辍。

上一篇: 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党支部5月主题党日活动顺利举行

下一篇: 大学生毕业季——扣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廉政扣子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