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中国(官方)-Official website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当前位置: 首页 - 澳威斯尼斯人wns8888 - 学院动态 - 正文

编者按:自寒假以来,我院学子关注社会,探寻感人事迹,书写英雄故事,弘扬新时代精神,积极传递中国声音。以下是22级王佳申的成果展示,讲述了一位木雕艺人用匠心传承技艺的故事。

 

这是一位历经南来北往,一心只为延续技艺的手艺人。他的工作室大门上的牌匾见证着王氏木雕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在这间陈年的作坊里,流淌着过去雕刻的记忆;在每一把“伤痕累累”的雕刻刀间,都沉淀着手艺人多年的巧思与心血。

出生于漯河木雕世家,王氏木雕第四代传承人王敬民凭借手中的一把磨刀游历四方,传承古老的技艺;他秉持着自己记忆里的情怀和刻在骨子里的匠人精神,将木雕技艺发展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炼成一门技艺,真心品一种情怀

中国有句古话,“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十几岁的王敬民为了能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养家糊口,决心要继承祖上的木雕技艺。

虽然是祖上就有的技艺,但是技艺传到王敬民父亲时,他的父亲只会一些简单的木雕,所以为了精进技艺,王敬民不得不外出学习。那时,民间还存在着“学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保守观念,师傅的家族技艺不仅不外传,还只传男不传女。而在机缘巧合下,王敬民在河南省的西平棠溪宝剑厂遇到了他的贵人——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师傅胡正团。被他的木雕技术所吸引,王敬民拜胡正团为师。而胡正团也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王敬民。苦练木雕手艺,最终结合家族技艺形成了王氏木雕南北结合的风格,得到了师傅胡正团的肯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练习中,王敬民按照师傅的要求,常会花费很长时间打磨雕刻刀。他在前期选取合适的磨刀石,右手秉刀、左手持石,日复一日地研磨刻刀,直至锋利,让雕刻刀做到“切、削、平”随心所欲;王敬民在后期常常将刻刀置于眼前,仔细观察它的细节,判断刀口的锋利程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这整个磨刀的过程至少会持续一个月。

拥有“利器”后,王敬民在雕刻的路上越走越远。此后多年,他谨记着师傅“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手艺和艺德共存,创作是靠‘悟’”的良言,将其落实在雕刻过程中下刀的每一瞬。

面对创作,特别是创作乡土题材作品时,王敬民会从乡野中寻找灵感。他通过观察蝈蝈的动态和外形,发现蝈蝈是一种十分精巧的鸣虫,它们体态轻盈,腿部有力,有着灵活多变的触角;他还将蝈蝈和丝瓜相结合,寓意儿时的思念、乡野的童趣。根据这个作品的外形轮廓,他将其命名为《丝丝情谊》。

王敬民在雕刻蝈蝈和丝瓜的外形时,从不打图纸,只打腹稿。他根据心中的“图纸”,挑选出不易裂纹、不易折断、纹理自然的香樟木。在雕刻时,他大刀阔斧地制作雏形,随后,他将蝈蝈放在眼前如郑燮画竹一般,细细雕琢着木材。最终,蝈蝈活灵活现,跃然眼前。

创作完后,细嗅蜡的香味是王敬民对艺术的享受。他刨除了外界的干扰,内心纯净地沉浸在木雕的世界,将心底的激动释放出来,这是手艺人最简单的喜悦,也是手艺人心底最真挚的情感。当王敬明抚摸作品时,你能察觉到他的手部,有着专属于手艺人的沧桑,数不清的微小裂纹是雕刻多年的见证,指甲中的些许污垢对作品的洁净没有丝毫影响。

“艺术源于生活、是对自然的雕刻、装饰。”这句话是王敬民对艺术的理解。

 

“一刀”意会心手合一,唯有手艺雕琢传神

在外多年,与雕刻厂的同事互相交流技艺,提升自我艺术造诣后,小有名气的王敬民不甘于一直四处闯荡,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以期带动木雕行业的发展。

业界同行欣赏王敬民日益精进的刀法,纷纷向王敬民提议将工作室命名为“王一刀”。“王一刀”具有一刀传神的寓意,这不仅是对王敬民精湛的雕刻技艺的夸赞,还是对他多年不懈努力的肯定。而在此后,全国各地都有慕名而来的学徒向王敬民学艺。

在电脑雕刻盛行的年代,浅浮雕(浅浮雕是与高浮雕相对应的一种浮雕技法,所雕刻的图案和花纹浅浅地凸出底面)得到批量化生产。由于电脑雕刻代替相当一部分手艺人完成创作,减少了不少手艺人的收入来源,传统手工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作为传统手艺人的王敬民也逐渐产生了机械化生产木雕的想法。然而他渐渐认识到木雕的商业化生产必定会牺牲其原本的艺术性:浅浮雕虽然经过软件制图的制作后变得精细,但缺少了刀工的痕迹和寓意的融入,样式呆板,艺术价值不高。王敬民认为木雕技艺应该讲究心手合一,这不仅需要心到手到,更需要手艺人随时灵活处理、融入个人的风格。

也正是那期间,王敬民偶然发现很多自然的树根、枝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过反复思考取材,他决定以傲骨寒梅为主题进行创作。

正是在创作过程中,受梅花坚韧品格的启发,王敬民决心坚持手工创作。与此同时,他也对如何引起大众对传统技艺的关注这一问题陷入沉思,于是开始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相关内容,着手申请王氏木雕市级非遗项目。

“用雕刻刀赋予木材生命,让它有一种传神的感觉,才是手艺人的使命。”

 

实际出发传一艺,潜“心”赓续扬精神

“现如今,年轻人生存压力大,且学习木雕手艺并非一日之事。学习前期无法完全保障手艺人的生活需要,所以他们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申遗后,并非有更多人加入到木雕行业中。”王敬民说道。

基于现状,为了吸纳更多年轻人从事木雕行业,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王敬民首先摸索着创作了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作品,同时也思索着让这门技艺为年轻人带来稳定收入的路径。

在对于路径的思考过程中,他希望木雕艺术能够“走进”千万家庭,其价格不能够过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年轻人承担得起木雕艺术品,让工艺品走入他们的生活中,进而激发年轻人对这项技艺的兴趣,加入到木雕行业之中。同时促进大众对木雕的喜爱,推动技艺发展,给有意愿从事木雕行业的年轻人带来深入学习的动力。

实用性也是木雕创作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木雕最终要回归到桌椅板凳、家庭建筑等方面。所以,王敬民正在考虑做一部分偏市场化、风格独特的作品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当然,他并不会一味迎合市场大众的口味,毕竟作品最初的艺术性仍然是第一位的。

王敬民讲到:“在这个行业中要用心做技艺、用心做传承。技艺的传承没有方程式,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规定每个人的技法样式,否则会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随着时代变化和文化发展,作为手艺人,王敬民认为非遗传承者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留下正能量的思想、融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对于年轻人来说,木雕是一项可以欣赏的艺术,更是一门值得敬重的传统文化。学习木雕不仅是“多从一家师,多学一门艺”,更是延续文化的生命,发扬文化的精神。

手艺的神韵与灵魂是留存下来的记忆,这其中饱含每一个手艺人的“痴念”。像王敬民一样的手艺人们,他们代代相传、不懈努力的精神不断延续,使得木雕逐渐成为其所在城市的一张名片,成为国家的瑰宝。

上一篇: 2022级本科生1班本学期首次班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 陈廷海:信义当先,脊梁不倒

XML 地图